《俄罗斯战事》由加拿大籍俄罗斯裔女摄影师阿纳斯塔西亚·特罗菲莫娃(Anastasia Trofimova)执导,是她在俄乌前线附近的俄军部队中历经七个月亲手记录下的第一手画面。稍早时候,该片曾在今年威尼斯电影节上全球首映,当时已遭到部分观众指责,批评其是俄罗斯的大外宣作品。
不过,导演和制片方始终坚持,影片只是如实展现普通俄罗斯士兵的恐惧和希望,旨在从人性视角展现战争的残酷无情。而且,导演特罗菲莫娃尤其强调,该片制作经费来自法国和加拿大两地,和俄罗斯政府没有任何关系,自己当初是在火车上偶遇一名从前线回家短暂探亲的俄罗斯士兵,并通过他的关系,设法潜伏在俄军之中,由此获得这些难得的画面。她说自己的目的绝对不是要美化俄罗斯军队,而是为了向世人展示前线正在发生的一切。
据悉,《俄罗斯战事》制作成本仅25万美元,但三位制片人在业内都享有一定的行业地位,分别是来自法国著名的电视纪录片制作公司CAPA的莎莉·布莱克(Sally Blake)、菲利普·勒瓦瑟(Philippe Levasseur)和来自加拿大的科妮莉亚·普林西比(Cornelia Principe)——她去年刚凭《屠虎》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提名。因此,要说这几位制片人是有意要参与一部偏向于俄罗斯的敏感话题纪录片,于情于理恐怕都有些让人难以相信。
不过,也正因为题材敏感,纪录片《俄罗斯战事》的影响力一上来就超出了电影层面。9月10日,片方按惯例在对公众放映前先安排了媒体场。结果,以加拿大乌克兰裔社区为主导的四五百名抗议者,齐齐聚集在多伦多电影节总部外,呼喊各种口号,要求取消放映。同时,乌克兰驻多伦多领事也向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席执行官卡梅隆·贝利(Cameron Bailey)发出公开信,谴责后者允许该片放映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以加拿大乌克兰裔社区为主导的抗议者要求取消影片上映
由于该片加方资金部分来自政府及国营机构电影津贴的关系,加拿大政界人士也理所当然地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了这场争论。其中,言辞最为激烈的是现任副总理克里斯蒂娅·弗里兰(Chrystia Freeland)。因为母亲是乌克兰人的关系,目前还兼任加拿大财政部长的她,向来都是加拿大国内力挺乌克兰的代表人物。同样是在9月10日,她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公开批评了电影节将上述电影列入展映单元的做法。“乌克兰外交官和乌克兰裔加拿大人对该片表示了非常严重的担忧,我想说,我也有同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