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命运是注定的,如果我们把人生当做剧本,有些人是不甘于剧本的。我在思考,我们是不是可以像陈三金一样,推翻剧本。”
这是导演饶晓志聊起《无名之辈:否极泰来》时,想向观众传达的一种思考与观察。他告诉大家,“无名之辈不是特指什么特殊人群,对我来说,就是普罗大众,一群憋屈又不甘心于现实的人。这是符合我心中无名之辈的定义”。
于是便有了这部新电影,小人物应该被看到,小人物也有尊严。这是导演对时代情绪的回应,试图在荒诞中“给大家提提气”。
北京三里屯,《无名之辈:否极泰来》(下称《否极泰来》)映后现场。
饶晓志从上影节回来,就马上开始了自己导演作品的路演宣传,从《长夜将尽》的主演,到《否极泰来》的导演,这种身份的来回切换不仅没让他疲惫,反而让戏剧出身的他更有力量。
映后现场,饶晓志与鲁豫进行对谈
七年前,饶晓志在《无名之辈》里让两个笨贼和一个瘫痪女人在破旧阁楼里互相舔舐尊严;七年后,他在《否极泰来》中,把义乌小老板陈三金(章宇饰)和节目策划薛芳梅(任素汐饰)扔进泰国荒诞的“绑架真人秀”。
你会发现《无名之辈》与《否极泰来》有很多相通之处,饶晓志始终把故事聚焦于小人物的蜕变;可两部作品又是那么不同。
从山城烟火到曼谷困局,从现实主义到超现实实验……《否极泰来》不仅是新故事,更是饶晓志面对新生态的一次风险创作。
上图《无名之辈》,下图《否极泰来》
旧行业·新生态——导演的困局与破局
上一部《无名之辈》已是七年前的事情,饶晓志感知到了这七年之变,感受到了行业生态的剧变,社会情绪的转向,包括他自己,更包括电影产业,都产生了一种不明朗甚至下滑的状态。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和七年前相比,又是一番不同的景象。
这也是饶晓志想继续《无名之辈》这个系列的原因。
有些系列是人物故事的延续,有些是主题的延续,饶晓志是后者。从饶晓志的角度,他希望把第一部那些人物留在桥城,他们属于那个平行空间。
他希望讲述另一群无名之辈。
因为七年来发生了很多很多变化,我们的娱乐习惯、观影习惯……各行各业都在发生变化,比如,真人秀综艺就会经常出现在我们的大小屏幕里,往往带有很强烈的冲突,就像影片所呈现的感觉,大家很容易在那些热搜话题中陷入极左极右的观点,这种现状让每个人都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憋屈感。
这也是《否极泰来》的片名由来,晓志导演想讨个彩头,祝福一下每一位无名之辈。这不完全是场面话,他也认为自己是无名之辈中的一位。
当被问到,晓志导演为什么会想到将“综艺概念”融入到电影中时,他是这么回答的:
“现在这个时代好像人人都可以说话,可人人说话的有效范围也很复杂,你也分不清什么是真实的声音,什么是纯情绪的声音。
我没有意愿去教化观众,我习惯于在创作里,把人物放在极致真空的极端环境里,以小见大,寓言式地跟大家分享这些年来我对于时代和人物的观察。
电影有剧本,综艺也有剧本,就像陈三金只能在综艺安排的剧本中选择,而他所有的选择看似都是他主动的选择,实际上依旧是剧本。而薛芳梅以为自己是剧本的作者,可实际上她掉入了更大的剧本。
我祝愿所有人都不会像片中人物掉入这样的剧本,但我们在生活成长中,还是会有很多的剧本。而这种剧本有可能来自于原生家庭、上下级关系、婚恋关系……或多或少都存在既定剧本,看似是你在选择,可实际上,你别无选择。
我只是希望陈三金的故事让观众感受到,我们在生活中也可能会体会到这种剧本感,分享我这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