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枪枪娱乐

《731》为何未能如期上映

2025-08-01
        这个暑期档,一部没有上映的电影,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它就是《731》。截止到 8 月 1 日,在猫眼超过 358 万观众标记了 “想看”,淘票票上同样也有 197 万名观众 “想看”,一举打破售票平台过往想看数的历史纪录。这些数据,让它毫无悬念地登顶了期待榜的榜首,预示着它可能成为一部现象级的作品。
         此前,片方曾宣布,将于 7 月 31 日上映。很多观众,看到片名 “731” 也下意识地认为,会在 7.31 上映。但,7 月 31 日来临后,最终没能如期推出。
         其实,需要厘清一个基础事实 ——《731》这个片名的数字,并非指代一个具体的日期。它是一个番号,一个浸透了鲜血与罪恶的代号,指向的是一支在人类历史上留下最黑暗印记的部队 —— 侵华日军 “关东军防疫给水部本部”,即 “满洲第 731 部队”。这支由陆军军医中将石井四郎所统领的部队,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战研究与实验基地,犯下了罄竹难书的反人类罪行。
         因此,《731》片名的沉重含义,与 “7 月 31 日” 这个日期并无本质关联。公众对 “7.31 上映” 的强烈期待,源于片方此前的宣布以及对片名数字符号的直观联想。
        事实上,真正需要探究的问题是,它为什么最终未能如期公映?
          关于《731》撤档的原因,网络上流传着多种说法,真假难辨。
         第一种说法是因内容尺度问题遭举报。这是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声称一些家长担忧影片中过于血腥和残忍的画面会对未成年人造成心理创伤,因此发起了举报、抵制,最终导致影片下架。731 部队的暴行,即便是通过文字来叙述,也足以令人不寒而栗,将其影像化所带来的视觉和心理冲击力不难想象。但是,这种说法的致命缺陷在于 —— 它自始至终都停留在传闻阶段,没有任何实质性证据可以支撑。我们既没有看到任何官方机构就此发布的通告,也找不到任何能够证实自身参与了举报的家长或团体。
         第二种说法是触碰红线未过审。有部分自称看过影片试映的观众在网络上透露,影片的核心叙事,聚焦于一位日本 731 部队的实验人员,在目睹了种种非人道的罪行之后,内心发生转变,最终 “良心发现”,转而开始拯救被用作实验材料的中国人。如果这一情节属实,那么影片未能通过审查,便有了更深层次的原因。将一场由军国主义驱动的、系统性的、带有明确种族灭绝性质的反人类罪行,转变为一个良心发现的个人救赎故事,这本身就存在巨大风险。731 部队的建立和运作,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国策的直接产物,其成员是在国家意志的驱动下,系统性地参与了这场屠杀。这并非个别人的偶然失足,而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犯罪集团。将这样一段沉重、复杂的历史,用一个 “坏人变好人” 的戏剧化情节来概括,不仅会模糊罪恶的根源,消解其体制性的邪恶,甚至会在客观上为加害者提供开脱的借口。有消息称,正是基于此,影片被认为 “整体充斥着历史虚无主义”,因此未予通过。不过,“未过审查” 这一说法,仍然没有任何证据。从其社交媒体账号仍然活跃来看,应该是没有出重大问题的。
          第三种说法是影片自身质量不过关。将目光投向影片的导演赵林山,其过往的作品履历,确实难以给予观众足够的信心。这自然引出了一个合理的怀疑:电影《731》的最终撤档,是否并非完全源于外部因素,而是其自身的艺术质量和叙事水平未能达到公映标准,片方在权衡之后,选择了主动撤档,以 “择日再映” 作为体面的台阶?这同样是一种猜测。但它提供了一个不那么戏剧化,却更符合产业逻辑的可能性。毕竟,一部电影最终的命运,除了题材的敏感度和审查的尺度,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其自身的品质。
         无论如何,关于 “731” 这段历史,我们不能忘却。731 部队的罪行是人类历史上的黑暗篇章,我们需要铭记历史,警惕任何形式的军国主义和极端思想的复活。也期待《731》这部电影,未来能以合适的方式与观众见面,让更多人了解这段沉重的历史 。

最新文章

范曾失联,百亿家产内斗风波​

娱乐

 

阅读15920

沈月获海外奖,买奖营销还是实至名归?

明星

 

阅读19298

李连杰重病急救?

娱乐

 

阅读15965

赵露思再爆内娱黑料?

娱乐

 

阅读16168

孙楠打码田栩宁引争议,真相究竟如何?

明星

 

阅读11377

sgjajyfxa.com 京ICP备2022014624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