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9 月 22 日,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电影《731》累计票房已强势突破 12.39 亿元,成功超越《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跻身 2025 年度票房榜前五。这部聚焦于侵华日军 731 部队暴行的影片,自 9 月 18 日上映以来,票房一路高歌猛进,成为今年第五部票房破 10 亿元的国产影片,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深刻思考。


《731》的爆火绝非偶然。它承载的是一段沉重到令人窒息、却又不容任何一个中国人忘却的黑暗历史。1945 年抗战胜利前夕,侵华日军在哈尔滨平房区,以 “给水防疫” 为幌子,秘密开展着惨绝人寰的细菌战研究。他们大肆抓捕无辜平民,将其投入活体实验,冻伤实验、毒气实验、活体解剖…… 种种暴行突破了人类文明的底线。导演赵林山耗时十余年,查阅超百万字文献,包括 731 部队原始实验报告、幸存者口述实录及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等,走访日本、哈尔滨等地,力求每一处细节均有史可依,只为借影像之力,向世界还原这段被侵略者试图掩盖的真相。


从观众反馈来看,影片在尺度把握与历史还原上做到了精妙平衡。它没有为博眼球而过度渲染血腥暴力,却通过细腻的侧面描写,让观众真切感受到了 731 部队罪行的残酷。例如在展现病原体实验时,镜头避开了注射瞬间,而是聚焦于被实验者后续痛苦的症状 —— 皮肤上布满出血点,身体蜷缩在床上痛苦呻吟,这种处理方式比直接呈现暴力画面更具冲击力与震撼性,让观众揪心不已。在场景与道具的还原上,剧组同样下足功夫。731 部队的营地布局、实验设备样式、士兵服装配饰,乃至实验室里的培养皿、记录数据的账本等细节,都与历史资料高度吻合,极大增强了影片的可信度与代入感。
演员们的出色演绎也是影片成功的关键因素。姜武、王志文、李乃文等实力派演员,用精湛演技将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姜武饰演的男主角王永章,从起初的 “贪生怕死” 到目睹同胞苦难后的觉醒反抗,情绪转变层次分明,尤其是被日军审讯时,仅凭眼神与肢体动作便将不甘与愤怒展现得淋漓尽致;王志文为贴合长期遭受折磨的角色形象,特意减重,呈现出瘦骨嶙峋、虚弱不堪的状态,通过细微动作传递出角色内心的无力与痛苦;李乃文饰演的顾博轩,脸上的伤痕、一瘸一拐的走路姿态以及面对日军实验时隐忍的反抗,都让观众为之动容。他们的精彩表演,让那段沉重历史中的人物鲜活起来,带领观众走进了那个充满绝望与抗争的时代。


《731》的高票房,反映出大众对这段历史的重视与铭记历史的强烈意愿。影院中,许多观众带着严肃神情走进放映厅,结束后则面色凝重地离场。不少人是全家一同观影,还有年轻人自发组织,大家都希望借影片铭记历史,汲取奋进力量。然而,影片也面临着一些争议,部分别有用心之人在网络上散布 “美化历史”“煽动情绪” 等不实言论,但这些言论很快被理性观众驳斥。因为但凡对 731 部队历史稍有了解,便知影片所展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根本不存在美化的可能。与此同时,也有部分观众因影片题材沉重而持观望态度,他们会参考更多评价与历史学者解读后再决定是否观影,这体现出当下观众审美愈发理性,对历史题材影片的真实性与教育意义有了更高要求。
电影《731》以票房成绩证明了自身价值,它不仅是一部商业成功的影片,更是一堂生动且深刻的历史教育课。它让更多人了解到 731 部队的滔天罪行,铭记那段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时刻警醒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唯有国家强大,才能捍卫和平、守护人民。在未来,希望有更多此类尊重历史、用心制作的影片出现,让历史的真相代代相传,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