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战区飞行员的驾驶舱录音揭示真谛:”挂载6具电子吊舱的苏-35,就是最便宜的电磁诱饵。”其4500公里航程更成为南海值班王——2024年与轰-6K、歼-20组成编队,对黄岩岛实现268天连续巡航。
代差鸿沟里的战术粘合剂
尽管在珠海航展被歼-16D的电战系统碾压,苏-35仍在现代战场找到生态位。北部战区战术板上清晰标注其三大使命:
-
歼-20前哨:开启雷达为隐身战机提供450公里外预警
-
轰炸机保镖:挂载4枚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护航轰-6K
-
假想敌教具:模拟F-22轨迹给歼-20当”陪练沙包”
当年俄方炫耀的”眼镜蛇机动”已成靶场笑话——金头盔冠军飞行员笑言:”它雷达开机瞬间,我头盔显示器就自动锁定了。”
珠海维修厂内,编号06的苏-35正在进行第17次技术升级。它翼下挂载的不再是俄制R-77,而是射程300公里的霹雳-15E;驾驶舱布满汉显屏幕,俄文标识早被中文覆盖。当这架战机再次升空时,发动机喷口蓝焰中跃动着涡扇-15的血脉。
埃及退订的苏-35正在仓库生锈,而中国版苏-35已迭代成全新物种。俄罗斯军工专家看到南部战区的改装报告后哀叹:”中国人用20亿学费,买走了我们三十年的技术家底。”南海的浪涛声中,升级版苏-35与歼-20组成的高低配战术,正撕碎西太平洋的旧秩序——退货潮里的最大赢家,从来不是货架上的展品,而是解剖台上的操刀者。#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页码: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