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炳勋愿意出战,但是有条件,一是不要裁他的兵,二是给他补充枪支弹药,李宗仁都答应了。庞炳勋于是向李宗仁郑重起誓:“为国效力,天日在上,万死不辞,长官请放心,我这次决不再保存实力,一定同敌人拼到底。”
庞炳勋的特点,就是圆滑老练。对上峰从不说得罪人的话,对下属给足了关怀。因此,从老西北军时代起,他的“庞军团”一次次成为欺软怕硬的对象,一次次被打散,但打来打去还是那么多人。他的兵就像放出去的鸽子,打散了自己会归队。
庞炳勋率四十军在临沂安营扎寨后得到情报,敌军已兵发莒县,来的是一股伪军。考虑到伪军的战斗力,庞炳勋只派了一个旅去驰援。而真正到莒县的是板垣师团。守在莒县的部队还不如韩德勤的保安队,是刘震东所帅的“游击纵队”,很多士兵连枪都没有,还在使用大砍刀、红缨枪。
但刘震东誓与莒县共存亡,在城头指挥作战时以身殉国。到第二天,庞炳勋派来的一个旅也守不住了,只得退守汤头镇。板垣师团以一个师团的优势兵力,并配属一山炮团,一骑兵旅,向庞统勋部扑来。庞炳勋也把守汤头镇的两个团上升到三个团,与日军展开厮杀。
庞炳勋率领军团全体将士,据城死守,日军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连日反复冲杀,死伤惨重,仍无法攻克。李宗仁回忆录中提到过那次阻击:“敌军穷数日的反复冲杀,伤亡枕藉,竟不能越雷池一步。”
板垣见强攻不下,又派出一支小分队从沂蒙山区穿过,企图偷袭临沂。但是姜还是老得辣,庞炳勋消息灵通,紧跟着派出了一支预备队。这支预备队,就是他请李宗仁不要裁兵的那个团,是他的5个团中战斗力之首。
预备队战斗力不错,运气也好,捡到了一只日军飞机扔下来的袋子,本是空投给板垣小分队的。里面有一份文件很有价值,日军将派六辆汽车来接应板垣小分队。
庞炳勋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伏击日军汽车,最终击毁三辆,俘虏一辆。庞统勋让人在战利品上贴上了“俘虏日军之装甲车”的字样,开到临沂司令部门口展览,大大地鼓舞了士气。
如果说伏击汽车靠的是运气,那么汤头镇一战靠的是实力。“庞军团”作为杂牌军,作战风格就是死缠烂打、寸土不让,战士们成立了敢死队,白天猛攻,晚上偷袭,频频打乱敌方阵脚。最激烈的时候,伤员、伙夫都加入了战斗。就是这种毫无章法的死缠烂打,击退了板垣师团,化解了临沂的第一次危机。
当时在徐州,有一个数量不小的观战团,其中有中外记者、英美武官,都拿着望远镜在观战。他们都没有想到,日军最负盛名的“钢军”,竟受挫于一支名不见经传的杂牌军。
战报发布会上,一个美国记者说“拿破仑说过,一只狮子率领的绵羊部队,永远要比一只绵羊率领的狮子部队强,庞将军是东方雄狮。”庞炳勋回答:“过奖,我本来是一只绵羊,是战火把我变成了一只狮子,我的部队原本就是狮子,现在是更厉害的狮子了。”
这是庞炳勋三十八年戎马生涯的第一次高光时刻,而后形势万分危急,部下劝他撤退、保存实力以图东山再起。但庞炳勋拒绝了:“我年将六十,一腿尚瘸,毫无牵挂,今日能为国杀敌,生而有幸啊!”
参考文献:
《兰台世界》2011(07)《临沂战役中的张自忠和庞炳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