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的公牛》(1980)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罗伯特·德尼罗因在《愤怒的公牛》中饰演拳击手杰克·拉莫塔而获得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下一位凭借黑白电影斩获此殊荣的是2012年的让·杜雅尔丹(《艺术家》)。
马丁·斯科塞斯的这部拳击电影是黑白胶片的奇迹,它既扎根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又偷师自约翰·卡萨维茨的室内情节剧。四十年代的黑色电影则是另一个重要的参照系,特别是《无敌拳王》(1947)和《出卖皮肉的人》(1949年)中极具冲击力的拳击戏。
然而,与这些主要从围绳外观看打斗场面的电影不同,斯科塞斯要求摄影师迈克尔·查普曼进入拳击场,让我们与杰克和他的对手们保持着近乎擦枪走火的距离。这些镜头的颗粒感和血脉偾张的氛围很少有影片能与之相比。
但是,和斯科塞斯一样,查普曼也出人意料地与奥斯卡小金人擦肩而过。事实上,自从1967年奥斯卡不再单独颁发黑白电影最佳摄影奖以来,只有三部黑白电影获得了这一奖项:《辛德勒的名单》(1993)、《罗马》(2018)和《曼克》(2020)。
《寻人》(1982)
导演:王颖
这部轻松的悬疑片只有75分钟,是20世纪80年代最伟大的出道作品之一。出生于香港的美籍导演王颖后来凭借《喜福会》(1993)和《烟》(1995)等影片成为了评论界的宠儿,并以詹妮弗·洛佩兹主演的爱情喜剧《曼哈顿女佣》(2002)打入主流商业市场。
但是,就纯粹的特色和趣味而言,王颖此后似乎没有作品能胜过这个关于两位出租车司机在旧金山唐人街寻找偷走了他们4000美元的神秘客人的侦探故事。
影片中追踪的戏份应该会吸引那些喜欢都市黑色电影(如《谋杀绿脚趾》[1998]或《性本恶》[2014]的观众)。然而,这部黑白电影对美籍华人的生活以及他们的同化议题也多有描摹。事实上,令人惊讶的是,直到1982年,《寻人》才是第一部获得广泛发行的亚裔美国导演拍摄的电影。
《保佑他们的心》(1983)
导演:比利·伍德贝瑞
本片由查尔斯·伯内特拍摄和担任编剧,而他本人自编自导的首部电影《杀羊人》(1978)是70年代末的一部黑白杰作。《保佑他们的心》则是比利·伍德贝瑞的导演首作,也是他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硕士毕业作品。这是一部深情的、情感敏锐的影片,聚焦于现代洛杉矶——特别是以黑人为主的沃茨社区——处于失业压力下的婚姻。
查理·班克斯(内特·哈德曼饰)丢了工作,并且与他的妻子安达斯(凯西·摩尔饰)不和,安达斯不得不承担起抚养五个孩子的重任,因为男主人还在努力寻找收入来源。他们不断累积的怨恨在一个10分钟的长镜头中爆发出来,《纽约客》称之为「现代电影中最有力的家庭灾难之一」。
但是,你记住的不是这部电影的噪音,而是它用粗糙且朴素的画面捕捉到的对地点和人物的深刻关注。作为洛杉矶反叛电影运动(LA Rebellion movement)的旗帜之一,它引领了一波开拓性的美国黑人电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