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枪枪娱乐

从默默无名到全球巨星,历代超人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2025-07-25
超人,最早的超级英雄,最强的超级英雄,最完美的超级英雄。但我们需要超人,实际上我们越来越需要超人。因为这个世界越来越没有安全感,越来越让人看不清方向,就跟上世纪 30 年代末,超人诞生时的那个世界一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超人。一起来看看在新版《超人》之前,大银幕上的历代超人吧!

克里斯托弗・里夫(1978~1987)——《超人》《超人 2》《超人 3》《超人 4》

虽然百年好莱坞群星辈出,但并不是谁都能配得上 “划时代” 的评价。而在超级英雄电影这一范畴中,饰演初代银幕超人的克里斯托弗・里夫,一定符合这个词在各种层面上的定义。
身高 1 米 93,俊朗与儒雅兼具的里夫,几乎已经为超人的外形定型。在看过他的版本之后,你很难想象超人还能有另一张面孔。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里夫之后的每一代大银幕超人,在外形上都或多或少地有他的影子。
1978 年 12 月,理查德・唐纳执导的《超人》横空出世,是为世界影史首部真正意义上的超级英雄电影 —— 但那个时候还没有 “超英电影” 这一领域的划分,对于一般观众而言,超人只不过是另一种英雄角色,和佐罗其实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然而和佐罗不同的是,超人的脸上没有任何面具遮挡,相反,他只有在需要掩盖英雄身份的时候才会戴上那副眼镜。因为在他强大的超能力之下,超人需要用他真实的面貌来拉近他和世界的关系,从而让这个世界信任,而不是畏惧他。
因此,在影院门口各种手工绘制的《超人》海报上,除了那一抹鲜艳的红与蓝之外,最突出的部分,便是里夫温柔而坚毅的脸 —— 那是一张能够完美诠释超人气质的面孔。只是对于当时的好莱坞来说,这张面孔还相当陌生。毕竟披上红披风之前的里夫,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虽然是朱利亚德戏剧学院科班出身,但在接演《超人》之前只演过一部电影。若不是选角导演一眼相中了他,并向导演唐纳再三推荐,那么在史泰龙、施瓦辛格这样在体型和名气上都相当可怕的竞争对手面前,里夫可以说没有任何胜算。
还好在唐纳看来,《超人》需要的并不是超级动作巨星的面孔,而是一副强壮的身材,以及对双重身份诠释自如的演技 —— 如果这两个条件得到满足,就算是新人演员也未必不可。然而在第一次见到里夫的时候,唐纳却当即把他否了。原因就是里夫实在太瘦,没有超人的样子。接下来唐纳又看了不下 200 位男演员的试镜,他发现,这些人要不就是身材魁梧,但不会演戏;要么就是演技过关,但外形不像超人。在伯乐选角导演的坚持下,唐纳终于同意给里夫一次试镜的机会。里夫先后试了两场戏,第一场和马龙・白兰度试镜父子戏时,年轻的里夫紧张得发抖,还好表现尚可;而在第二场戏中,里夫用体态、语调和动作等特征,完美地展现了超人和克拉克两种身份的区别,也正是这场戏打动了唐纳,让他确定里夫就是他要找的人。
于是在 70 年代末,还未从水门事件的伤痕和越南战争的真相中恢复元气的美国民众,迎来了一位真正属于他们的英雄。里夫的超人从容、乐观、阳光,充满希望,这正是当时的社会所需要的。他仿佛带来了一种涤荡人心的力量,让真善美和浪漫主义再度回到了人们的信仰当中。就连著名影评人罗杰・伊伯特都评价道,里夫演活了超人是该片成功的关键,如果选角出了问题,整部电影或将毁于一旦。

尽管此后《超人》系列长期面临着版权方和编导换人的问题,但在后续的三部电影当中,里夫一直诚惶诚恐地扮演着超人,并用自己的影响力积极维护超人的形象。只是,80 年代佳片辈出、百花齐放,创作风格和故事质量始终不稳定的《超人》系列电影,逐渐开始失去观众的青睐。更令人痛惜的是,在 1995 年的一次坠马事故后,里夫不幸瘫痪,九年之后与世长辞,年仅 52 岁。
里夫逝世之后,行业内外无数人士纷纷送上悼词,送别这位传奇的银幕英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也许还是漫画《天国降临》的作者马克・韦德。他的扉页献词化用了《超人》电影宣传语:“献给克里斯托弗・里夫 —— 他让我们相信,人类也能飞翔。”

布兰登・罗斯(2006、2019)——《超人归来》《CW 无限地球危机》

在克里斯托弗・里夫因事故不幸瘫痪之后,有好事者开始散播 “超人诅咒” 的阴谋论,即在电影中扮演超人这一强大角色的演员,很有可能会在戏外遭遇不幸的事件;除了里夫之外,还有一例就是 50 年代莫名死于枪杀的乔治・里维斯。虽然之后也不乏尼古拉斯・凯奇这样的狂热粉丝竞演超人,他甚至拉上了《蝙蝠侠》导演蒂姆・伯顿一起筹备,但两人合作开发的这部《超人永生》电影最后也胎死腹中,甚至在部分阴谋论者眼中,本片的流产也成了 “超人诅咒” 的一部分。
或许这些流言在当时确实造成了一定影响,在里夫于 1987 年最后一次扮演超人后,竟长达十几年都没有新的超人电影问世。然而在 21 世纪初,《X 战警》和《蜘蛛侠》等超英电影开始成为票房生力军后,华纳再次重视起沉寂多年的超人电影项目,最终《X 战警》系列的导演布莱恩・辛格接过了导筒。辛格知道,只要找对超人的演员,这项目就成功了一半。和《超人》导演理查德・唐纳一样,辛格也认为超人不适合找知名演员扮演,于是在来自三大洲的上千名男演员中,辛格选中了布兰登・罗斯。
虽然 “长得像里夫” 绝非辛格选拔新任超人的唯一标准,但罗斯能够脱颖而出,很难说没有一点 “莞莞类卿” 的意味在。身高 1 米 89 的罗斯,眉宇之间竟也有着与里夫如出一辙的英气和微妙的脆弱感,就连里夫的遗孀见了他之后都直呼真像。考虑到辛格这部《超人归来》设定上接续里夫版《超人》系列电影,也就是说,某种意义上里夫和罗斯扮演的其实是同一个超人,这样的选角导向就更加情有可原。可对于罗斯来说,这也成了最大的压力来源。当你的前辈是定义了某件事的大人物,作为继任者要承受的难度和考验便可想而知。偏偏辛格认为,《超人归来》就应该对里夫的经典版本进行最大程度的还原,于是在多次修改的剧本中,超人的形象无限向里夫版靠拢,罗斯自主发挥的表演空间也就越来越少。

因此,在《超人归来》的成片中,比起演出具有他个人特色的超人,罗斯更像是在努力复刻里夫版超人的形象 —— 但如今看来,至少他合格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也正是由于辛格对里夫版《超人》系列近乎偏执的致敬意图,《超人归来》的最终票房虽然不算多大的失败,但其保守且过时的故事并不讨新一代观众喜欢。这不仅让华纳彻底断绝了拍摄续集的念头,而且就连多年后的辛格自己都对本片不满意。
有趣的是,观众对罗斯饰演的超人评价却很不错。在已经迭代的好莱坞特效技术加持下,罗斯的版本就像 70 年代末的超人飞进了 21 世纪 —— 他在保持了里夫超人传统和理想化气质的同时,又为超人注入了一丝现代世界的真实和复杂性,很好地平衡了传统与现代,如同经典时代和新时代之间的一座桥梁。
心理学上有种理论叫 “中间儿童综合征”,指的是中间子女在家庭中容易被忽视的现象,因为他们既没有长子的特权,又得不到幼子的新宠待遇。虽然肯定不能简单粗暴地套用,但在大银幕超人形象的行列当中,罗斯的超人或许有过类似的困境 —— 有里夫珠玉在前,自身缺乏创新和突破;而后续又有特色鲜明的新超人。因此罗斯的版本似乎总是相对较少被提起的那一位。幸而在 2019 年 CW 电视台的 “无限地球危机” 五剧联动集中,罗斯再次穿上超人制服回归,这次他终于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也终于能以更加松弛的状态,展现出罗斯版超人的独特魅力。

最新文章

从默默无名到全球巨星,历代超人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影视

 

阅读15074

「酒轨同步」第五期:《巴比伦》

娱乐

 

阅读15056

氪星犬比超人更受欢迎,灵感来自导演的小狗

电影

 

阅读19017

当内娱失去 “阳气”:一场精心包装的精神失重

娱乐

 

阅读10103

《公民凯恩》标志性雪橇拍出影史道具第二高价

影视

 

阅读19060

sgjajyfxa.com 京ICP备2022014624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