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令人咋舌的消息在游戏圈和科技界广泛流传:玩家竟然能够利用游戏《死亡搁浅》中主角山姆的模型,成功通过现实中的年龄验证。这一现象不仅凸显了游戏建模技术的高度逼真,也对当前的年龄验证机制提出了严峻挑战。

英国近期正式实施了《网络安全法案》,其中明确规定,用户在访问在线敏感内容时,必须通过年龄验证。这一举措旨在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不良信息的侵害。然而,在法案生效后不到 24 小时,就有玩家发现了绕过部分验证系统的 “奇招”。
推主 @DanySterkhov 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自己仅使用《死亡搁浅》主角山姆的自拍照,便轻松绕过了 Discord 的年龄验证,得以访问敏感内容。这一发现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众多媒体和玩家纷纷进行测试,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具体操作方式为,玩家启动《死亡搁浅》游戏,利用游戏内的拍照模式,拍摄主角山姆・波特・布里吉斯的照片。在验证过程中,按照系统提示,通过调整山姆的表情和角度,如开闭嘴巴等动作,就能如同真人一般欺骗年龄验证系统。由于多数平台在完成验证后,不会长期保存用户的面部图像,因此难以追踪和识别此类规避行为。
这一现象并非偶然,也不仅限于《死亡搁浅》这一款游戏。据悉,《死亡搁浅 2》同样存在类似情况,且其他以高精度角色建模著称的游戏,如《博德之门 3》等,也可能具备类似的漏洞。这表明,当前的年龄验证机制在面对高度逼真的游戏建模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对于这一情况,隐私保护者和批评者纷纷表达了不满。他们一方面认为英国的《在线安全法案》过于严苛,给用户带来了诸多不便;另一方面,也对年龄验证服务商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毕竟,连游戏角色模型都能通过验证,那么该系统如何能确保未成年人不接触到敏感内容?又如何保障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

此次事件给相关部门和平台敲响了警钟。随着游戏建模技术的不断发展,角色的逼真度越来越高,现有的年龄验证技术亟待升级和完善。在保护未成年人和保障用户隐私的道路上,相关各方仍需不断探索,寻找更加可靠、安全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