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类型的章子怡,你可以直接用角色理解,从玉娇龙到宫二,她们已然拥有符号学意义。在热门的社交网络上,你一定刷到过她的角色解读、照片或混剪,最常出现的文案是:“绝美的犟种的脸”。
关注她的动态和采访也是理解她的方式,她让“信念感”一词在大众文化中与演员能力素养直接挂钩;在《酱园弄》的戛纳新闻发布会上,她大段地分享对角色的理解和表演体验,接着急急地问导演陈可辛:“这是最好的一场戏,结果你怎么删掉了?”——多么容易被截取大做文章的表达!尤其在这个相信只言片语的时代。但她毫不避讳,因为这是真实的想法,最纯粹的话语。
现在,《酱园弄》将分成上下两部,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在《酱园弄·悬案》中,这场曾经被陈可辛导演部分删除的戏,完整地出现了。
酱园弄·悬案 (2024)
见到章子怡,反而是她先开始采访我们:“你觉得电影怎么样?你认为这是文艺片还是商业片?你是中国电影的影迷吗?现在的导演似乎都在勇敢求变,你说是不是?”
这是当天关于“类型”的讨论的开端,我们决定以最“电影”的方式来完成这个采访:无关私人生活、抛开老生常谈的话题。思考创作——人的命运、身体的极限,还有艺术里最暧昧不明的那部分。或许,在这个最“类型化”的讨论中,反而能更好地看到她。
由NOWNESS呈现的章子怡特别短片将在近期发布,敬请期待。
页码:上一页